苏州市姑苏区坚持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,积极探索文商旅融合发展新路径,持续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,着力打造“文化高地、旅游胜地、消费福地”,先后获评“国家古城旅游示范区”“全国商旅文发展示范区”“江苏省全域旅游示范区”等。
调整完善机构设置,激活文旅发展新动能。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径,在区教体文旅委综合设置文化与旅游管理处、产业发展处,牢固树立“城区即景区、旅游即生活”工作理念,着眼“产城人”融合,把旅游业作为城市形象来营造,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,作为民生事业来发展。整合教体文旅委下属事业单位成立区公共文化中心,在平江路景区将古昭庆寺辟为平江文化中心,融合多种非遗文化展示和图书馆分馆,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融入景区,为旅客和居民提供多重文化旅游体验。
发挥部门联动合力,构建景城一体新格局。依托古保、住建、资规等部门协动优势加快全域保护更新步伐,高标准做好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,结合“平江九巷”打造,推动高品质景区、大休闲街区交融互动。“一区一案”推进32号街坊、虎丘地区、桃花坞、五卅路子城等重点片区改造工程。保障城管城建领域事业单位高效履职,推进景观品质提升,深化环境综合治理,以整洁雅致为导向,统筹“净美街巷”行动和老旧小区、背街小巷水巷环境“净化、美化、文化”提升行动,以“微更新+微治理”形式,推广“记忆马大箓、花意东百花、诗意王洗马”等主题街巷改造经验,让古城的风景可观可赏。
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打造文旅产业新路径。坚持从政策供给、服务提升、产业融合等方面为文旅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,政企同心打造文旅产业生态圈,依托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企业综合服务中心,整合区级、街道助企服务力量,有效落实各项优化营商环境、企业纾困政策,做强骨干文化旅游企业。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园区提档升级,以古城保护更新为推手,将更多老厂房、旧校舍等载体更新改建成文化创意产业园,融入文化、艺术、设计等元素,把每一处园区打造成复合人文生态载体,营造多元化文旅消费新场景,成为文旅消费体验打卡地和特色文化活动空间,促进姑苏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