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进一步释放编制资源使用效能,南通市海门区委编办按照“严控总量、统筹使用、有减有增、动态平衡、保障重点、服务发展”的思路,盘活用好机构编制资源,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高质量发展。
一是盘活高层次人才编制资源。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编制“周转池”,把改革精简下的编制划入“周转池”,出台《南通市海门区优秀青年人才培养管理实施细则》。加强人才引育机构建设,将高级人才管理服务中心、人才工作服务站、干部信息档案服务中心3家事业单位优化整合为新的高级人才管理服务中心,进一步做好全区高级人才管理工作,全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。
二是盘活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资源。为破解大幅增长的用编需求与编制资源紧张的矛盾,结合城乡出生人口、现有在校生数等情况,精准测算未来5年教职工编制需求,及时动态调整教职工编制。建立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周转池,出台《南通市海门区事业编制“周转池”管理使用实施方案》,加强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所需编制保障,提前落实新建学校用编需求,及时储备必要师资。
三是盘活卫生健康人才编制资源。深入推进人才强基工程,实施“县管乡用”政策,统筹调度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。构建服务、责任、利益、管理一体化的紧密型医联体,实行紧密型医联体内卫技人员统一招聘、统一培训、统一管理、统一调配、统一考核。建立公共卫生技术人员和医疗机构临床医生交叉培训制度,鼓励人员双向流动,努力培养一支留得住、用得上的基层卫生人才队伍。
四是盘活融媒体队伍编制资源。顺应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趋势,整合海门日报社和海门广播电视台,组建南通市海门区融媒体中心,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、公信力,优化设置综合管理机构及媒体业务机构,助力实现“1+1>2”成效,从原来的“传媒”职能转变为“传媒+政务”“传媒+企业”“传媒+智库”“传媒+公益”等综合服务职能,切实推动媒体一体化融合改革试点工作实现新突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