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州市吴江区江陵街道聚焦提升综合执法能力、社会公信力和群众认可度,积极探索务实举措,全面提升基层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。
一、聚焦“双轮驱动”蓄势赋能,夯实规范执法“硬基础”
一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。高质量提升询问室、档案室、涉案物品管理室、执法装备室“四室”建设,创新打造全区首个执法办案听证室。同时,按照“高清、全方位、监控范围无死角”的标准,完善监控系统,保障执法工作安全有序运行。二是持续加强执法装备标准化建设。坚持科技赋能,为一线执法人员、辅助人员配备5G执法记录仪147台,执法车辆8台,确保执法装备专人专用。同时,将执法装备规范使用纳入执法人员日常考核,加强督查检查,全面提升执法监管效能。
二、完善行政执法“三项制度”,提升规范执法“软实力”
一是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。规范影像资料随卷归档,确保案件执法记录完整,执法文书规范齐整,做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。二是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。落实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工作机制,推动行政执法信息公开及时、规范、透明。2023年,依法向社会公开普通行政处罚案件信息100余条,确保重要执法信息公开透明。三是不断优化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。配备法制员2名,成立重大行政执法决定三级案审小组,形成“执法决定重重把关、执法行为层层监督、执法责任级级落实”的行政执法新格局。2023年,共办理普通行政处罚案件近200起,其中重大执法案件法制审核15起,召开案件集体讨论会19次,有效规范执法程序,确保办案质量。
三、坚持“三位一体”普治并举,探索规范执法“新路径”
一是强监管于执法。全面承接区级10个部门共523项行政处罚权,加强跨部门、跨区域联合执法,有效解决偷倒建筑垃圾、非法用工、食品安全、安全生产等多方面问题,持续保持执法办案高压态势。2023年累计行权115项,行权率达22%。二是寓服务于执法。全面打造“刚性执法”与“柔性有为”并行的执法模式,积极推进包容审慎监管。依据《苏州市涉企“免罚轻罚”清单3.0版和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》,2023年共办理各类从轻减轻免予处罚案件60余件。三是融普法于执法。以规范执法促进精准普法,以深度普法推动严格执法,实现普治并举。2023年,累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20场,发放宣传资料2600余份,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并赠送《典型案例集》口袋书200余份,推动以更加优质的执法服务助力优化营商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