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通市崇川区: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

访问量:     发布时间:2023-08-21     稿件来源:    

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,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“浦江经验”,完善社会治理体系,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和乡村治理协同推进机制,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。近年来,南通市崇川区坚持把民心作为最大的政治,把加强党的组织建设、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基层建设和社会治理的一条红线,深入推进城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,构建到底到边、协同高效的基层治理新格局。

一是夯实“四梁八柱”,筑牢治理根基。实施“强基固本融合共治”网格党建工程,完善上下贯通、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,织密“社区(村)党组织-网格党支部-邻里党小组-党员中心户”四级组织链条,推进基层党建网格与基层治理网格“两网融合”。全区177个社区(村)“一网格一支部”“一邻里一小组”应建尽建,累计设置综合网格党支部899个、微网格(邻里)党小组1631个,党员中心户3831户,将治理触角延伸到“神经末梢”。加快构建“红堡利民”党群服务体系,重点推进网格党群服务站建设,将社区党委、居委会和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有效延伸。横向推动“两新”组织党建深度链接网格,实施“红蜂惠民”工程,1200余名新就业群体担任移动网格员,壮大治理力量。构建“红堡利民”15分钟党群服务阵地体系,实现资源下沉、服务上门,使“小网格”在基层治理中兜起“百家事”。

二是锻造“精兵强将”,增强服务效能。坚持“大抓基层”的鲜明导向,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改革,发挥好体制机制和机构编制“杠杆”作用。制定《崇川区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改革重点任务清单》,开展定向核增、“蓄水周转”等行动,统筹调配事业编制向城市街道倾斜,下达“周转池”事业编制保障街道优秀紧缺人才需求。选优配强社区工作者队伍,出台《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(村)工作者队伍规范管理的八条措施》,按照每万城镇常住人口不少于18人配备要求,核增社区(村)工作者编制,细化员额管理、转岗交流、岗位退出、关心关爱等方面举措,壮大基层治理力量。实施职责职能“双化”工程,深入街道、园区开展调查研究,全面摸排街道职能机构与区级部门工作对接情况,研究起草《崇川区各街道职能机构对接联系区级机构(市级派驻机构)清单》《崇川区街道编制和人力资源配备指导口径》等文件。

三是推动“齐奏合唱”,汇聚共治合力。深化区域大党建制度,加强街道“大工委”、社区“大党委”、网格“大支部”建设,整合辖区各类资源汇聚网格、力量集结网格,建立便捷高效的服务体系,实现城市基层党建条块结合、协同发展。深入实施“邻里红管家”物业党建工程,通过融合网格内社会组织、业委会、物业公司等各类组织,组建网格“大支部”185个,建立“红管家”党建联盟112个,为社区协调解决各类治理难题1200余件。完善在职党员“双报到通通在”活动机制,引导在职党员全面融入社区“四位一体”组织架构,开展“网格吹哨、党员报到”服务行动,推行“认岗认事”,统一发布4类社区常态化服务岗位,精准发布治理事项2152个,7500余名在职党员接单认领切实为居民群众解难事、办实事。充分运用“互联网+”思维,深入实施“智慧执法”工程,分类打造“智慧小区”“智慧园区”“智慧景区”“智慧商圈”等综合行政执法示范点,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数智化水平。

分享到:

主办单位:中共江苏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

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

苏ICP备12035355号